2025年9月15日,中检院发布公开征求《眼部化妆品、口唇化妆品和儿童化妆品中菌落总数限值(征求意见稿)》等18项化妆品标准意见的通知。瑞旭集团现将上述化妆品标准进行汇总整理,并将现行标准与修订标准进行对比,以供参考。
18项化妆品标准征求意见稿
序号 |
标准中文名称 |
调整详情 |
1 |
眼部化妆品、口唇化妆品和儿童化妆品中菌落总数限值 |
眼部化妆品、口唇化妆品和儿童化妆品中菌落总数限值由≤500 CFU/g 或CFU/mL调整为≤100 CFU/g 或CFU/mL |
2 |
二𫫇烷限值 |
二𫫇烷限值由30mg/kg调整为10mg/kg |
3 |
4-甲基苄亚基樟脑 |
拟将4-甲基苄亚基樟脑列入化妆品禁用原料目录 |
4 |
6-氨基间甲酚 |
拟将6-氨基间甲酚列入化妆品禁用原料目录 |
5 |
丁苯基甲基丙醛 |
拟将丁苯基甲基丙醛列入化妆品禁用原料目录 |
6 |
环四聚二甲基硅氧烷 |
拟将环四聚二甲基硅氧烷列入化妆品禁用原料目录 |
7 |
全氟辛基磺酸及其盐类 |
拟将全氟辛基磺酸及其盐类列入化妆品禁用原料目录 |
8 |
全氟辛酸及其盐类 |
拟将全氟辛酸及其盐类列入化妆品禁用原料目录 |
9 |
吡硫鎓锌 |
拟将吡硫鎓锌列入化妆品禁用原料目录 |
10 |
水杨酸 |
调整水杨酸的使用要求
|
11 |
氯咪巴唑 |
调整氯咪巴唑的使用要求
|
12 |
甲基异噻唑啉酮 |
调整甲基异噻唑啉酮的使用要求
|
13 |
聚氨丙基双胍 |
调整聚氨丙基双胍的使用要求
|
14 |
二苯酮-3 |
调整二苯酮-3的使用要求
|
15 |
胡莫柳酯 |
调整胡莫柳酯的使用要求
|
16 |
奥克立林 |
调整奥克立林的使用要求
|
17 |
甲苯-2,5-二胺 |
调整甲苯-2,5-二胺的使用要求
|
18 |
甲苯-2,5-二胺硫酸盐 |
调整甲苯-2,5-二胺硫酸盐的使用要求
|
现行规定与征求意见稿详情
1.眼部化妆品、口唇化妆品和儿童化妆品中菌落总数限值
【现行规定】
【征求意见稿】
章节 |
条款 |
微生物指标 |
限值 |
备注 |
第一章 概述 |
3.3 微生物学指 标要求 |
菌落总数 (CFU/g 或 CFU/mL) |
≤100 |
眼部化妆品、口唇化 妆品和儿童化妆品 |
2.二𫫇烷限值
【现行规定】
【征求意见稿】
章节 |
条款 |
有害物质 |
限值(mg/kg) |
备注 |
第一章 概述 |
3.4 有害物质限值要求 |
二𫫇烷 |
10 |
3.4-甲基苄亚基樟脑
【现行规定】目前收录于《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》化妆品准用防晒剂(表 5)
序号 |
物质名称 |
化妆品使用时的最大允许浓度 |
其他限制和要求 |
标签上必须标印的使用条件和注意事项 |
||
中文名称 |
英文名称 |
INCI名称 |
||||
2 |
4-甲基苄亚基樟脑 |
3-(4’-Methylbenzylidene)-dl- camphor |
4-Methylbenzylidene camphor |
4% |
【征求意见稿】将4-甲基苄亚基樟脑列入化妆品禁用原料目录(表 1)
章节 |
序号 |
中文名称 |
英文名称 |
第二章 1 化妆品禁用原料目录(表 1) |
1291 |
4-甲基苄亚基樟脑 |
3-(4'-Methylbenzylidene)-camphor (INCI:4-Methylbenzylidene Camphor) (CAS No.36861-47-9/ CAS No.38102-62-4) |
4.6-氨基间甲酚
【现行规定】目前收录于《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》化妆品准用染发剂(表7)
序号 |
物质名称 |
化妆品使用时的最大允许浓度 |
其他限制和要求 |
标签上必须标印的使用条件和注意事项 |
||
中文名称 |
INCI名称 |
氧化型染发产品 |
非氧化型染发产品 |
|||
34 |
6-氨基间甲酚 |
6-Amino-m-cresol |
1.2% |
2.4% |
【征求意见稿】将6-氨基间甲酚列入化妆品禁用原料目录(表 1)
章节 |
序号 |
中文名称 |
英文名称 |
第二章 1 化妆品禁用原料目录(表 1) |
1292 |
6-氨基间甲酚 |
6-Amino-m-cresol(INCI) (CAS No.2835-98-5) |
5.丁苯基甲基丙醛
【现行规定】目前收录于《已使用化妆品原料目录》Ⅰ
【征求意见稿】将丁苯基甲基丙醛列入化妆品禁用原料目录(表 1)
章节 |
序号 |
中文名称 |
英文名称 |
第二章 1 化妆品禁用原料目录(表 1) |
1293 |
丁苯基甲基丙醛 |
2-(4-tert-Butylbenzyl) propionaldehyde (INCI: Butylphenyl methylpropional) (CAS No. 80-54-6) |
6.环四聚二甲基硅氧烷
【现行规定】目前收录于《已使用化妆品原料目录》Ⅰ
【征求意见稿】将环四聚二甲基硅氧烷列入化妆品禁用原料目录(表 1)
章节 |
序号 |
中文名称 |
英文名称 |
第二章 1 化妆品禁用原料目录(表 1) |
1294 |
环四聚二甲基硅氧烷 |
Octamethylcyclotetrasiloxane (INCI:Cyclotetrasiloxane) (CAS No. 556-67-2) |
7.全氟辛基磺酸及其盐类
【现行规定】目前未被《已使用化妆品原料目录》收录
【征求意见稿】将全氟辛基磺酸及其盐类列入化妆品禁用原料目录(表 1)
章节 |
序号 |
中文名称 |
英文名称 |
第二章 1 化妆品禁用原料目录(表 1) |
1295 |
全氟辛基磺酸及其盐类 |
Perfluorooctane sulfonic acid (CAS No. 1763-23-1) and its salts |
8. 全氟辛酸及其盐类
【现行规定】目前未被《已使用化妆品原料目录》收录
【征求意见稿】将全氟辛酸及其盐类列入化妆品禁用原料目录(表 1)
章节 |
序号 |
中文名称 |
英文名称 |
第二章 1 化妆品禁用原料目录(表 1) |
1296 |
全氟辛酸及其盐类 |
Perfluorooctanoic acid (CAS No. 335-67-1) and its salts |
9. 吡硫𬭩锌
【现行规定】目前收录于《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》中限用组分(表3)及准用防腐剂(表5)
序号 |
物质名称 |
限制 |
标签上必须标印的 使用条件和注意事项 |
||||
中文名称 |
英文名称 |
INCI名称 |
适用及(或)使用范围 |
化妆品使用时的 最大允许浓度 |
其他限制和要求 |
||
21 |
吡硫鎓锌(1) |
Pyrithione zinc (INN) |
Zinc pyrithione |
去头屑淋洗类发用产品 |
1.5% |
||
驻留类发用产品 |
0.1% |
序号 |
物质名称 |
化妆品使用时的最大允许浓度 |
使用范围和限制条件 |
标签上必须标印的使用条件和注意事项 |
||
中文名称 |
英文名称 |
INCI名称 |
||||
51 |
吡硫鎓锌(2) |
Pyrithione zinc (INN) |
Zinc pyrithione |
0.5% |
淋洗类产品 |
【征求意见稿】将吡硫𬭩锌列入化妆品禁用原料目录(表 1)
章节 |
序号 |
中文名称 |
英文名称 |
第二章 1 化妆品禁用原料目录(表 1) |
1297 |
吡硫𬭩锌 |
Zinc pyrithione (INCI); Pyrithione zinc (INN) (CAS No. 13463-41-7) |
10.水杨酸
【现行规定】目前收录于《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》化妆品限用组分(表3)
序号 |
物质名称 |
限制 |
标签上必须标印的 使用条件和注意事项 |
||||
中文名称 |
英文名称 |
INCI名称 |
适用及(或)使用范围 |
化妆品使用时的 最大允许浓度 |
其他限制和要求 |
||
8 |
水杨酸(1) |
Salicylic acid |
Salicylic acid |
(a) 驻留类产品和淋洗类肤用产品 |
(a) 2.0% |
除香波外,不得用于 三岁以下儿童使用 的产品中 |
含水杨酸; 三岁以下儿童勿用(2) |
(b) 淋洗类发用产品 |
(b) 3.0% |
【征求意见稿】调整水杨酸的使用要求
章节 |
序号 |
物质名称 |
限值 |
标签上必须标 印的使用条件 和注意事项 |
||||
中文名称 |
英文名称 |
INCI名称 |
适用及(或)使用范围 |
化妆品使用时的 最大允许浓度 |
其他限制和要求 |
|||
第二章 3 化妆品限用组分(表3) |
8 |
水杨酸 |
Salicylic acid |
Salicylic acid |
(a)淋洗类发用品 |
(a)3.0% |
不得用于三岁以下儿童使用的产品;不得用于可能具有吸入风险的产品 |
含水杨酸; 三岁以下儿童勿用 |
(b)除体乳、眼影、睫毛膏、眼线笔、 唇膏、除臭产品外的驻留类产品和淋洗类肤用产品 |
(b)2.0% |
|||||||
(c)体乳、眼影、睫毛膏、眼线笔、唇膏和除臭产品 |
(c)0.5% |
11.氯咪巴唑
【现行规定】目前收录于《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》准用防腐剂(表4)
序号 |
物质名称 |
化妆品使用时的最大允许浓度 |
使用范围和限制条件 |
标签上必须标印的使用条件和注意事项 |
||
中文名称 |
英文名称 |
INCI名称 |
||||
16 |
氯咪巴唑 |
1-(4-chlorophenoxy)-1-(imidazol-1-yl)-3,3-dimethylbutan-2-one |
Climbazole |
0.5% |
【征求意见稿】调整氯咪巴唑的使用要求
章节 |
序号 |
物质名称 |
化妆品使用时的最大允许浓度 |
使用范围和限制条件 |
标签上必须标 印的使用条件 和注意事项 |
||
中文名称 |
英文名称 |
INCI名称 |
|||||
第三章 1 化妆品准用防腐剂(表 4) |
16 |
氯咪巴唑 |
1-(4-Chlorophenoxy)-1-(imidazol-1-yl)-3,3-dimethylbutan-2-one |
Climbazole |
(a)0.5 % |
(a)淋洗类香波 |
|
(b)0.2 % |
(b)驻留类发用产品和驻留类面部产品 |
12.甲基异噻唑啉酮
【现行规定】目前收录于《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》化妆品准用防腐剂(表4)
序号 |
物质名称 |
化妆品使用时的最大允许浓度 |
使用范围和限制条件 |
标签上必须标印的使用条件和注意事项 |
||
中文名称 |
英文名称 |
INCI名称 |
||||
31 |
甲基异噻唑啉酮 |
2-Methylisothiazol-3(2H)-one |
Methylisothiazolinone |
0.01% |
【征求意见稿】调整甲基异噻唑啉酮的使用要求
章节 |
序号 |
物质名称 |
化妆品使用时的最大允许浓度 |
使用范围和限制条件 |
标签上必须标 印的使用条件 和注意事项 |
||
中文名称 |
英文名称 |
INCI名称 |
|||||
第三章 1 化妆品准用防腐剂(表 4) |
31 |
甲基异噻唑啉酮 |
2-Methylisothiazol- 3(2H)-one |
Methylisothiazolinone |
0.0015% |
淋洗类产品 |
13. 聚氨丙基双胍
【现行规定】目前收录于《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》化妆品准用防腐剂(表4)
序号 |
物质名称 |
化妆品使用时的最大允许浓度 |
使用范围和限制条件 |
标签上必须标印的使用条件和注意事项 |
||
中文名称 |
英文名称 |
INCI名称 |
||||
40 |
聚氨丙基双胍 |
Poly(methylene),.alpha.,.omega.-bis [[[(aminoiminomethyl)amino]imino methyl]amino]-, dihydrochloride |
Polyaminopropylbiguanide |
0.3% |
【征求意见稿】调整聚氨丙基双胍的使用要求
章节 |
序号 |
物质名称 |
化妆品使用时的最大允许浓度 |
使用范围和限制条件 |
标签上必须标 印的使用条件 和注意事项 |
||
中文名称 |
英文名称 |
INCI名称 |
|||||
第三章 1 化妆品准用防腐剂(表 4) |
40 |
聚氨丙基双胍 |
Polyhexamethylene Biguanide hydrochloride |
Polyaminopropyl biguanide |
0.1% |
不得用于可能具有吸入风险的产品 |
14.二苯酮-3
【现行规定】目前收录于《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》化妆品准用防晒剂(表5)
序号 |
物质名称 |
化妆品使用时的最大允许浓度 |
其他限制和要求 |
标签上必须标印的使用条件和注意事项 |
||
中文名称 |
英文名称 |
INCI名称 |
||||
3 |
二苯酮-3 |
Oxybenzone (INN) |
Benzophenone-3 |
10% |
含二苯酮-3 |
【征求意见稿】调整二苯酮-3的使用要求
章节 |
序号 |
物质名称 |
化妆品使用时的最大允许浓度 |
其他限制和要求 |
标签上必须标 印的使用条件 和注意事项 |
||
中文名称 |
英文名称 |
INCI名称 |
|||||
第三章 2 化妆品准用防晒剂(表 5) |
3 |
二苯酮-3 |
Oxybenzone (INN) |
Benzophenone-3 |
(a)面部、手部和口唇产品(不包括喷雾和气雾产品)6% |
含二苯酮-3 |
|
(b)体用产品(包括喷雾和气雾产品)2.2% |
15. 胡莫柳酯
【现行规定】目前收录于《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》化妆品准用防晒剂(表5)
序号 |
物质名称 |
化妆品使用时的最大允许浓度 |
其他限制和要求 |
标签上必须标印的使用条件和注意事项 |
||
中文名称 |
英文名称 |
INCI名称 |
||||
17 |
胡莫柳酯 |
Homosalate (INN) |
Homosalate |
10% |
【征求意见稿】调整胡莫柳酯的使用要求
章节 |
序号 |
物质名称 |
化妆品使用时的最大允许浓度 |
其他限制和要求 |
标签上必须标 印的使用条件 和注意事项 |
||
中文名称 |
英文名称 |
INCI名称 |
|||||
第三章 2 化妆品准用防晒剂(表 5) |
17 |
胡莫柳酯 |
Homosalate (INN) |
Homosalate |
7.34% |
面部产品(非气雾产品) |
16. 奥克立林
【现行规定】目前收录于《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》化妆品准用防晒剂(表5)
序号 |
物质名称 |
化妆品使用时的最大允许浓度 |
其他限制和要求 |
标签上必须标印的使用条件和注意事项 |
||
中文名称 |
英文名称 |
INCI名称 |
||||
20 |
奥克立林 |
2-Cyano-3,3-diphenyl acrylic acid, 2-ethylhexyl ester |
Octocrylene |
10%(以酸计) |
【征求意见稿】调整奥克立林的使用要求
章节 |
序号 |
物质名称 |
化妆品使用时的最大允许浓度 |
其他限制和要求 |
标签上必须标 印的使用条件 和注意事项 |
||
中文名称 |
英文名称 |
INCI名称 |
|||||
第三章 2 化妆品准用防晒剂(表 5) |
20 |
奥克立林 |
2-Cyano-3,3-diphenyl acrylic acid, 2-ethylhexyl ester |
Octocrylene |
(a)气雾产品 9% |
||
(b)其他产品 10% |
17.甲苯-2,5-二胺
【现行规定】目前收录于《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》化妆品准用染发剂(表7)
序号 |
物质名称 |
化妆品使用时的最大允许浓度 |
其他限制和要求 |
标签上必须标印的使用条件和注意事项 |
||
中文名称 |
INCI名称 |
氧化型染发产品 |
非氧化型染发产品 |
|||
73 |
甲苯-2,5-二胺(3) |
Toluene-2,5-diamine |
4.0% |
含苯二胺类 |
【征求意见稿】调整甲苯-2,5-二胺的使用要求
章节 |
序号 |
物质名称 |
化妆品使用时的最大允许浓度 |
其他限制和要求 |
标签上必须标 印的使用条件 和注意事项 |
||
中文名称 |
INCI名称 |
氧化型染发产品 |
非氧化型染发产品 |
||||
第三章 4 化妆品准用染发剂(表7) |
73 |
甲苯-2,5-二胺 |
Toluene-2,5- diamine |
2.0% |
含苯二胺类 |
18. 甲苯-2,5-二胺硫酸盐
【现行规定】目前收录于《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》化妆品准用染发剂(表7)
序号 |
物质名称 |
化妆品使用时的最大允许浓度 |
其他限制和要求 |
标签上必须标印的使用条件和注意事项 |
||
中文名称 |
INCI名称 |
氧化型染发产品 |
非氧化型染发产品 |
|||
74 |
甲苯-2,5-二胺硫酸盐(3) |
Toluene-2,5-diamine sulfate |
4.0%(以游离基计) |
含苯二胺类 |
【征求意见稿】调整甲苯-2,5-二胺硫酸盐的使用要求
章节 |
序号 |
物质名称 |
化妆品使用时的最大允许浓度 |
其他限制和要求 |
标签上必须标 印的使用条件 和注意事项 |
||
中文名称 |
INCI名称 |
氧化型染发产品 |
非氧化型染发产品 |
||||
第三章 4 化妆品准用染发剂(表7) |
74 |
甲苯-2,5-二胺硫酸盐 |
Toluene-2,5- diamine sulfate |
2.0%(以游离基计) |
含苯二胺类 |
更多信息:
https://www.nifdc.org.cn//nifdc/bshff/hzhpbzh/hzhpbzhtzgg/202509150848081723891.html
我们的中国化妆品合规服务
- 中国化妆品注册备案(含中国台湾)
- 中国新原料注册备案
- 中国牙膏备案
- 中国化妆品安全功效测试
- 境内责任人
- 安全评估报告
- 化妆品原料安全信息报送码申请
- 配方/标签/原料审核
- 法规咨询/报告/培训
- 化妆品清关